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职业教育或将迎来一波发展机遇,其机会可能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疫情期间,在线职业教育逐渐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腾讯课堂近日发布的《2022 大学生在线职业技能学习需求和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 年全国准大学生、大学生参与在线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超过 500万,人均学习时长同比增长了 20%;其中职业技能学习者的比例接近 91%,远超考研、考公等学习比例。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自身职业技能适应性,提升就业求职竞争力。
二是新职业、新岗位持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从 2019 年起,人社部已经向社会正式发布了 4 批 56个新职业,为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红利。如何让新职业吸纳更多大学生群体?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重要方面。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2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显示,71.2%的新职业从业者都参加过职业培训。其中,22.9%科班出身,34.8%参与过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而各类职业院校和职教机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政策红利。
对于职业院校,首先应认识到自身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优势所在。根据2021年底央视的一组专题报道,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惨淡,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职业教育更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可以有效弥合人才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职业院校要继续发挥优势,坚持面向产业和市场的办学取向,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实训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转变,技能人才也在就业观、择业观方面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对于职教机构,国家将职业培训作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明确鼓励市场力量参与职业培训并提供资金补贴等资源。《「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的目标之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更加有效,具体而言,要「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更加紧密,形成个人投入、企业支持、政府补贴共同投入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职业技能培训多元供给体系,市场引导和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对此,嗅觉敏锐的职业教育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未来,职业技能培训赛道将迎来更多参与者,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职教机构还要看准政策信号,及时调整产品、服务的内容和供给方式。目前而言,就业导向的培训内容和在线为主的培训模式是比较明显的趋势。
我要入学(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学生通过我们找到了合适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