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无忧职教网!
无忧职校网

未来职业教育要引导毕业生从“找工作”到“谋职业”

2.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解决。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从找工作到找工作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关注了刚刚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和改进值得研究。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职业导向。

据了解,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以下简介)涵盖19个专业类别和97个专业类别的1349个专业。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将原来的就业导向调整为职业导向

调整:解决专业供需矛盾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此举超越了以往就业导向的培训定位,淡化了学生就业的功利主义,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回归了职业的本质需求。陈鹏表示,职业教育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职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人才培训计划、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环节,指导专业设置和行业需求、课程内容和专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

中国教育科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晶晶认为,旧专业目录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她说:旧的专业目录不能与工业发展快速同步。目前,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涌现,新兴产业迭代迅速,专业供应稳定,产业需求动态,逐渐产生了不易调和的矛盾。

陈鹏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指导下,数字经济影响着各行业、各职业、各岗位。旧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未能及时满足教育大数据、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需要进行系统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与此同时,旧版本的介绍‘职业导向’并不明显。陈鹏认为,旧版本的介绍,或就业导向市场背景下的产物,无论是高职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长期被授予就业导向教育,以适应就业市场而不是职业岗位需求为基本方向,不利于职业教育培当、热爱专业人才。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赵晶晶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青年就业问题的核心不是市场的承载能力,而是实体经济发展与教育体系之间是否能形成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周期调整的基本能力,实现职业教育毕业生从‘就业’向‘就业’的转变。

陈鹏说:就业解决了温饱问题,职业成就了更好的生活。这意味着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始从谋生转向追求更好的生活。

变化:迫使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建设与实践

从找工作到找职业会改变什么?

赵晶晶强调:在明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体或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应对技术、政策、环境等偶然因素对就业稳定的强烈影响。

陈鹏认为,调整后的专业将更加关注职业岗位需求,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的一系列变化,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模块化能力建设培训目标和主要专业能力,然后迫使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培训模块化建设和实践,指向专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水平证书,加强专业设置和行业需求、课程内容和专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与产业、职业、岗位的深度匹配与衔接。

专业是连接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变量。赵晶晶表示,一方面,专业导向的专业调整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深入发展,强调专业属性和专业技能,更好、更直接地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有效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和渠道。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具有广阔的服务空间,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提前规划劳动力需求,实现职业与专业的有效对接和及时调整。

据介绍,新版本的介绍基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习场景、继续专业、职业证书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适应产业升级响应速度,为学校制定人才培训计划,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和继续深造指导,为校企合作,为用人单位毕业生提供参考。

我要入学(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学生通过我们找到了合适的院校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招生动态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了解我们 |网站地图